高尿酸者,謹記「3多4少」
時間:2019/04/09 作者:pro83e69e
高尿酸血癥,新"興盛"起來的一種慢性代謝疾病,被"譽為"第四高!
臨床上,成年男性的血尿酸值149至416μmol/L,女**9至357μmol/L之間,為正常水平。
一旦血尿酸的數值長期高于420μmol/L,就可能會引發多種疾病,并伴隨很大"風險"。
尿酸過高,身體會出現3種癥狀,占一個也要去檢查
癥狀一:刺痛感
尿酸到達峰值時,關節就會出現刺痛感。
此時,就是"痛風"發作的前兆,隨著病情的發展,疼痛的次數會從一年一次,到一個月幾次,甚至出現長期的疼痛感。
癥狀二:痛風石
痛風石是體內尿酸析出結晶所致。
研究發現,當血尿酸達到535.21μmol/L以上,50%的患者會出現痛風石,20%的人伴有尿路結石。
痛風石多見于耳輪、腳大拇指及膝關節等處,發作時非常痛,就好比同時斷了"2根肋骨"。
癥狀三:動脈硬化
尿酸,是人體的一種代謝廢物,若長期處于高尿酸環境下,就會刺激血管壁,促使斑塊形成,誘發動脈硬化發生。
尿酸長時間高于420,小心4種并發癥:
1、糖尿病
體內尿酸過高就會破壞胰腺β細胞功能,降低葡萄糖的利用率,影響體內胰島素水平。
胰島素水平不受控制,就會促使體內血糖上升,誘發糖尿病。
2、高血壓
醫學研究表明,尿酸沉積在血管壁,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和內膜損傷、增厚,導致血管的硬化,從而引起高血壓。
高尿酸是高血壓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,尿酸水平每增高59.5μmol/L,高血壓的發病率就會增加25%。
3、關節疾病
尿酸水平過高,腎臟代謝不及時,就容易誘發關節出現病變。
是由于:飽和狀態下的尿酸形成針狀結晶沉積在關節滑液中,結晶體被體內白細胞視為異己而被吞噬,被吞噬后釋放炎性因子,引起急性關節炎發作。
4、腎病
正常情況下,尿酸在體內是處于"動態平衡"的狀態。
尿酸的排泄要通過腎臟,濃度過高時,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,導致體內諸多"廢物"堆積在腎臟,久而久之,就會引起腎病的出現。
高尿酸會損害人體,但,尿酸過低,也會對身體不利:
尿酸,是人體天然的抗氧化劑。
研究發現,尿酸與大腦組織的退行性病變有關。
若尿酸低于正常值,可能會引發老年癡呆和多發性硬化癥等疾病。
降尿酸,謹記"3多4少"
"3多":
1、多喝水
多喝水可以稀釋血液,降低尿酸含量,促進尿酸代謝。
建議痛風患者每天保持1500ml攝水量,減少尿路結石的發生幾率。
但是單純喝水對于預防痛風來說,效果甚微。建議在喝水的同時,加入一些有助于降尿酸的花草茶,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2、多運動
研究表明,肥胖會導致體內尿酸增加的危險。
其原因是肥胖會導致肝臟代謝異常,從而引起尿酸代謝異常,增加痛風危險。同時也會增加高血脂、高血糖的風險。
運動,尤其是有氧運動,能有效消除脂肪,控制體重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運動后需要及時補水,以免尿酸濃度被動濃縮。此外,指望運動發汗排尿酸也是不靠譜的。
3、多吃粗糧蔬菜水果
這類食物都屬于低嘌呤食物,多吃些,可相應的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量。
此外,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,其超強的飽腹感,能幫助控制體重。
"4少":
1、少紅肉
紅肉包括:牛肉、羊肉、豬肉等,都屬于高嘌呤食物。
建議,痛風急性發作期不要食用肉類;
緩解期或高尿酸血癥狀態時,每天紅肉的平均攝取量應控制在50g以內為宜。
2、少海鮮
螃蟹、蝦類、貝類等,也都是高嘌呤食物。
海鮮熱量低,但是一頓海鮮下肚,尿酸水平會急劇增加。
所以,對于痛風患者來說,一定要避免海鮮類的食物。
3、少高湯
高湯:豬骨湯、牛骨湯等。
湯中漂白的東西其實就是油脂乳化,油脂含量非常的高。
攝入大量油脂就會導致人體的代謝出現異常,同時,嘌呤易溶于水,會使食物中的嘌呤溶于湯中,所以,不建議飲用。
4、少飲酒
飲酒會促使體內血尿酸水平升高。乙醇刺激人體合成乳酸,乳酸抑制腎小管尿酸排泌,特別是啤酒。
飲酒時常伴隨著高嘌呤食物的攝入,更增加了痛風的發生風險。
科普一個尿酸"小知識"
檢查血尿酸的注意事項:
1、驗血前一晚不可大量食用高嘌呤食品;
2、驗血前5天飲食要清淡,不可油膩;
3、驗血前天,不可過量運動。